各部门、二级公司:
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创新创业课程开发与应用,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,推动创新创业活动,提高员工的创业能力,现开展2020年度双创通识课程、专创融合课程与双创实践课程建设的申报工作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范围和立项数量
(一)申报范围
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,突出创新创业知识、能力与素养的培养,已开或即将开设的通识课、专业课等均可申报。
(二)立项数量
双创通识课程5门,专创融合与双创实践课程15门。
二、课程建设要求
(一)课程建设要求
1.教学内容与资源: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包含员工创新思维训练、企业家精神培养、创业技能提升等,将创新创业知识合理有序地融入课程;积极发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,建设“专创融合”课程内容、创新创业教育模块、创业实践案例库、创业文献资料库、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活页手册与指导书等教学素材,将专业知识传授与员工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。其中,专创融合课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要求在整个课程中占比1/3以上。其它课程要求创新创业内容全覆盖。
2.教学设计与方法:课程设计、教学组织和活动方式契合员工的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。通过实施能力本位、行动导向、项目驱动等教学理念,开展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、翻转教学等教学模式,开展创新创业教育。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。
3.教学活动与评价。开展丰富的师生、生生之间互动交流,注重开展资源共享、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活动,加强师生课内与课外的互动,激发员工学习兴趣。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,实行校企共评、生生互评、线上和线下评价相融合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,促进员工自主性学习、合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。
(二)申报条件
课程负责人为公司正式在编教师,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。要求教学团队具备较强的教学、实践、研究与服务能力,形成了结构合理、人员稳定、教学水平高、教学效果好、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校企合作优秀课程教学团队。
(三)课程建设期满需完成以下任一成果:
1.完成创新创业教材(或校本课程讲义)及活页式实践实训手册一部,含12万字以上;
2.完成专题创新创业教学案例库撰写:至少含创新创业案例8个,含7万字以上。
三、项目申报与建设
1.各二级公司组织教师积极申报,申报教师于2020年6月16日之前在公司OA通过教改竞赛管理系统申报,二级公司将本单位的《创新创业课程申报汇总表》电子版(见附件2)报送教务处,集团组织评审后立项。
序号 |
二级公司/部 |
申报数量 |
1 |
人文旅游公司 |
至少2项 |
2 |
机电信息公司 |
至少2项 |
3 |
经济管理公司 |
至少2项 |
4 |
外语外贸公司 |
至少3项 |
5 |
7790cnm必发集团 |
至少4项 |
6 |
创意设计公司 |
至少3项 |
7 |
建筑工程公司 |
至少2项 |
8 |
国际教育公司 |
至少1项 |
9 |
马克思主义公司、体育教学部 |
至少1项 |
2.专家对申报课程进行综合评审,6月下旬公布2020年校级双创通识课程、专创融合和双创实践课程建设立项名单。
3.本项目的课程建设期为2年,每门立项的课程给予0.8-1.2万元建设经费。经费按立项与结题两次拨付,立项时拨付启动经费0.5万,课题成果通过鉴定验收后,按结项等次拨付结题经费(具体标准为:优秀0.7万元、良好0.5万元、合格0.3万元)。
4.若同时申报立项为校级或省级在线开放课程,在线开放课程的经费按照公司《“互联网+教学”创新改革工作方案》文件执行。
联系人:郑清松,电话:650302,电子信箱:938335723@qq.com。